鼎点注册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鼎点注册 > 最新动态 > 参观三峡大坝

参观三峡大坝

发布日期:2024-09-02 08:53    点击次数:150

图片

参观三峡大坝

文/01一线 发表日期:2009.11.13夜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今天是我们九人结伴西行考察团从重庆搭乘东方王子号游轮顺江而下游历长江的第三日。凌晨3:50,游轮已经停靠在长江南岸的湖北秭归新县城(茅坪)西部,早上6:40上岸,游览了长江水上旅程的最后一个景点――九畹溪景区。追溯这次长江之行,我们是2009年11月11日晚上7:20登船,9:10游轮启航。次日早上,游轮停靠在重庆的丰都时,我们游历了丰都“鬼城”,晚上8:00东方王子号游轮到达重庆的云阳县,大家又上岸去参观了此行的第二个景点――张飞庙。昨天船过重庆奉节时,我们去游览了白帝城,小三峡,小小三峡几个景区。顺江而下,一路又欣赏了巫山十二峰,领略古代骚人墨客感受的巫山云雨。

今天上午,我们游历了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和历史上四大美女王昭君的故里湖北秭归。关顾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那里丰厚的文化底蕴。

图片

这一路走来,除了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经受了长江古代灿烂的文化洗礼。上午10:15,东方王子号游轮到达此行的终点――宜昌。下午,我们去感受中华民族现代的文明和她的伟大壮举。参观三峡大坝,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38公里。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工程施工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工程总投资为900多亿元人民币,耗时17年。大坝横跨三斗坪中堡岛长达2335米,高达70米以上,犹如一座横跨长江的“水上长城”。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将来三峡大坝将拥有26台水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葛洲坝水电站年发电量的6.5倍。此外,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图片

今天,我们游历的大坝主要有四个景点,分别是坛子岭、185平台、边岩子和截流纪念园。坝区内各个景点之间都有专门的观光巴士接送。导游告诉我们,进入坝区时,大家要经过严格安检,所以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的东西,或者其他一些危险品,有时候,甚至你带的饮用水都要经过检验。参观三峡大坝有三个比较好的观景点,一个是海拔262米的坛子岭,从这里可以饱览大坝的全貌。我们跟随导游,从远到近,先后去了坛子岭、185平台、边岩子和截流纪念园。

图片

第一站,我们去了大坝观景台――坛子岭。坛子岭因其山体形状酷似四川人做泡菜的坛子倒扣在山顶上而得名,海拔262.48米,这里是坝区最好的观景点,能够俯瞰整个大坝。跟随导游,我们先到陈列馆,参观了三峡大坝的结构模型。我们看到的是三峡工程的1:1250的微缩模型,它反映的是2009年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之后的坝区景观。

图片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三峡大坝的全貌。拦江大坝是大坝的主体建筑,中间泄洪,两边发电。现在装有26台发电机,年均发电量849亿度。中间的堤坝是人工修筑的,作用之一是在泄水时,缓解水流对过闸船只的冲击。两个永久性的通航建筑物,一个是三峡大坝的永久船闸(双线五级船闸),每项一级闸长280米,目前五级水位落差80米,船通过五级需要3个多小时,虽然时间比较长,由于上游水位上升,航行条件改善,船速加快,全程仍可缩短五、六个小时。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导游简要讲解了大坝六闸五级原理。先放水,船身抬高;中间闸门打,开 船;船行驶进入下一级后,中间闸门关闭。如此重复,船只不断进级,直到进入上游。同一级别的闸门共有南北两侧分别一扇。一边是上,一边是下。上述的步骤看似容易。可操作起来相当费时间。另一个是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为缩短船过闸的时间,目前,也正在和德国合建一座“电梯”,用于中小型船只过闸。

从陈列馆出来,我们继而登上坛子岭,站在“坛子”上,鸟瞰远方的大坝景观。可惜那时有点薄雾,隐隐约约看到远方大坝雄伟的场景。

图片

坛子岭下来,我们来到了第二个观景点――185平台,185是个特殊的数字,因为这是三峡大坝的海拔高度,水库的最高蓄水水位是175米。185平台与三峡大坝高度齐平,可以平视整个大坝。站在这里,近距离地接触三峡大坝,更感觉他的雄伟、壮观。

图片

据说,原来从185平台去边岩子的时候,便从坝地上经过。边岩子是水库中的一个小岛,岛上是一个小公园,在这个岛上能看到姊归新县城。在蓄水160多米的时候被淹没。

图片

第三个观景点则是我们坐车穿过下游的西陵大桥到长江的南岸,从下游的三峡纪念公园那里仰视整个大坝。我们途中经过的西陵长江大桥,听导游讲,这座桥的颜色为橘红色,属于第四代桥梁—悬索桥,桥面设有4车道,于1996年8月10日建成通车。它的特点是没有桥憞,由两根塔柱及两根钢缆来承担重量,其载重量为290吨,桥身全身为1118.66米,跨度居中国第三为900米(前二名分别为香港的青马跨海大桥、江苏江阴长江大桥),桥两端的塔柱海拔高程为187.5米,只比未来的大坝高出2.5米。

图片

从185观景区坐景区的旅游车大概半个时,到达截流纪念园。三峡纪念公园是纪念整个大坝修筑的公园。这里陈列着2001年建三峡大坝时用曾用的大工程车,仅轮胎高度高达3米。还有当初截流用的四面体,据说,这样的结构能有效减少水的冲击力,每个四面体重达好几吨呢。更值得一提的还有截流纪念馆,里面用录像的形式记载了当年是怎么截流的现场直播。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长江三峡不仅解决了发电问题,还解决亿万人民的洪涝灾旱的问题。这个世界顶级的工程,凝集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智慧和结晶!

图片

三峡纪念公园建设得非常漂亮,这里的风景特美,在薄雾之中更似人间仙境,可以说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回味三峡建坝的历史,1917年孙中山写《建国方略》,首倡三峡建坝,他写道:“其所以益人民者何等巨大,而其鼓舞商业何等有力耶。”当时连他自己也被这个宏伟的梦想感动了。

1953年2月,毛泽东登上武汉长江号军舰,他就对身边的长江水利专家林一山说:何不在长江三峡扎个口子,毕其功于一役呢!

1956年6月,毛主席横渡长江后更写下了《水调歌头·长沙》的著名诗篇。年轻时候我就一直憧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长江“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美丽场景。

终于,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几起几落的三峡梦,终于在国力强盛时可以开始圆梦了。

图片

是啊,三峡大坝是中国人的一个梦。因而成为我们这次选择长江旅行的一个的主要目的。参观了三峡工程,我们惊叹三峡工程的宏大!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也只有亲临现场观看到这项伟大的工程后才知道大坝建设者们的伟大和坚苦。三峡工程建设者们,是他们创造了这一伟大工程,是他们实现这么多年来我国历代领导人和全中国人民的梦想。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高峡出平湖的壮观美景;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让全世界人都惊讶的三峡大坝工程;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能够在炎热的夏天享受到清凉的生活。在此,我们应该向三峡大坝的建设者们致敬,感谢他们。

图片

从宜昌的三游洞,我们可以看到三峡的起点,西陵峡的入口。三峡大坝建成后,这里将出现长达600公里的巨型水库。毛主席老人家当年描绘的宏伟设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终于得以实现。

图片

图片

作者声明:

作品原创,可以转载,但要尊重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自拍和网络。

图片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吉安市制造业信息化指导专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1982年考入江西工业大学(今南昌大学)学习。1986年8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设备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实践。现任某央企信息部门主任。

图片

职场上主要擅长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和企业文化等专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有十多项科技和创新成果、技术改造项目成果、技术改正重大成果荣获省部级和市级表彰,主要作品有专业论著、科技论文、讲义(课件)、调研(技术)报告、案例、QC成果、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交流会议和网络媒体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业余爱好旅游、体育、写作、摄影。主要作品有文学杂文、小说、评论、散文、游记、诗词、格言(语录)、评论、新闻及摄影。在报刊媒体发表新文学作品300余篇。在《中国作家文库》等各类书籍、报刊和文学网发表作品500余篇。其中50多篇作品应邀参赛获奖,曾荣获“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中国诗词家”和“当代百强才子”等荣誉的称号。个人辞条已编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目前参与全国科监委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全国品牌委行业调查委员会、全国高科技创新品牌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作家(交流)协会等十多个学会团体活动。

图片

作者自述:我的业余只想静守自己的内心,做岁月里的宁静人。平时业余喜欢随笔写点人生经历和感悟文字,用以调理白天强于工科的头脑。记得在我40岁生日那天,一位朋友给我发过一条短信:“你,一口气在人生的跑道上跑了N圈。今天,又到了起跑点。累了吧?休息一下吧。明天你又将开始新的一圈。而我,将一如既往的站在跑道边为你呐喊助威。”我回复朋友说: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经历,无论悲喜,都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待那时,即使青春不再,年华已逝,也终究会遇见最美的自己。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的时光列车。如果按生命83年计,我们的人生时光也就只有3万天。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这些日子,我们没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豪迈之行。感念之余,我回顾了过去,检讨了自己。认定了两点体会:一是要把人生奉献给那些永恒不变的事物,因为生命的伟大用途,是要把它花费在比本身寿命更为长久的事物上面。二是要决心为年岁增添生命,因为思想得最多,感受到最高尚的东西,做出最佳行为的人,生活得最丰富。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鼎点注册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